短线股票推荐官网_今日牛股精选+明日潜力股预测_短线炒股必看台湾第一投资博主强烈推荐黑马畅销书《聪明投资》读书笔记21200字
2025-07-26短线股票推荐,今日短线牛股,短线炒股技巧,明日潜力股,短线技术分析/每日精选3只短线高胜率牛股,提供技术面+资金面深度剖析,以及明日潜力股预测与短线炒股实战策略,助您精准把握短线机会!
作者GeorgeDagnino建議賣出的理由有三種,一是經濟循環的指標顯示持有
12個月後開始下跌,信用需求增加(債券殖利率曲線陡峭),貨幣供給開始成長,
跌數月後股價指標(市場本益比)已開始合理。我認為現在應該是在第一階段中。
金部位,這應該就是整個20xx年到20xx年中這段時間,在哪個剛經過2005、
2006獲利豐碩的兩年之後的時期,要做出賣出決定真的很難。這個階段,經濟
豹郭恭克先生,人稱總豹連線,鎮守投資界二游,幾乎到了滴水不漏的階段,他們不
報明牌,不過論斷總體經濟模式或者拆解問題公司財報,的確相當獨到!而,秘訣就
攤開過去從畢業後,拿著當兵苦哈哈的一丁點的小小零用錢,開始投資股票,雖然
也是靠著自己的想法,也有小小的獲利,但如果看了後來的損益報告,跟當初選擇
過去我也喜歡挑挑小型股,第一份工作在藥廠,所以所謂的生技類股族群是聽同事
講,也大概知道哪家公司是產業龍頭,我也跟了買了幾支,可惜聽人講的永遠是人
家出貨的對象.那家公司莫名的低沉好一陣子,在某一年也邪惡的噴發在我賣出之
笨無所謂,改過就好,可惜更笨的就是後來的幾個投資決策還是跟以前犯同樣的錯
笨點之一:01-03年初sars之前,股票市場為空頭市場,因為給樁重大利空,與00
笨點之二:那個時段買的股票是所謂的轉機類型股票,包含矽統跟聯電,這兩家後
來還有轉投資關係,可惜兩家都已經過了最美好的一段.只剩下被坑殺的階段,兩
笨點之三:兩家宣稱是轉機股,但當時不看財報的我的,或者雖然看也看不懂,或者
總和以上三點,最後還能安全下莊,只能說阿彌陀佛而已.感謝上蒼沒吃掉我的辛
03-04 又有另外一段搞笑的故事,當年愛亂買,錢又不夠多,只能這也買一張,那也
買一張, 這就落入了蒐集股票跟壁紙的笑話!有些有賺,有些沒賺,當時的買進跟賣
買進賣出無邏輯,無管控,這就是笨點之四.好加在當年是後來的多頭開端,也是個
05-06 以為過去買有賺過的股票會在重演一次跌多反彈的局面,可惜只有越來越
平的狀況,03 年買過技嘉國內知名主機板廠商,可惜後來寄拼不過同業的華碩,也
拼不過新加入的鴻海,只好看著競爭優勢下滑,但我老是換電腦一定指定技嘉的牌
子來看,我還是又買了他,也只好長痛到現在!以前紅過,可惜不會再來因為在歷史
07 年中,當我在埃及出差之際,次貸風暴開始燃起,以為那只是個多頭發展格局中
的小小回盤,可惜全然不是,因為不論原物料或者房地產或者消費者,統統著了魔,
公司外銷業績大幅成長,是搭著順風車.小弟的加班獎金跟業績獎金也都得到公司
的正面肯定,可惜忘了手上的投資組合已經悄悄變質!FED 宣佈降息,而總大當
時判斷那是長期多空的轉折,市場到如今證明總大當初的觀察確有實據.只是當初
08 年已經確定是個景氣向下的狀況,除了油價仍在炒高,通膨持續擴大.不過一切
以上幾個笨點,寫下來作為筆記,時時告訴自己曾發生過幼稚的愚昧的錯誤,希望
2. 建立知識基礎--採用一個適當的分析模型,以幫助你瞭解這些資訊的涵意。
3. 深入瞭解收集到的資訊並加以研判,以評估當時市場的風險程度是否在高檔
4. 建立投資策略。當市場風險走高,較好的策略應是降低股票投資部位,反之,
2. 就業報告、失業率、企業求才廣告指數、零售銷售資訊、消費者信心指數、
3. 工業生產指數、每週平均工時、加班時數、新增耐久財訂單、新增消費品訂
6. 主導商業循環的主要動力是金融循環,它代表的是貨幣供給額的成長模式,
他認為這種方法適合股市趨勢向上的時刻,但過去股市 30 年來並非皆是如此,
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—這個指標相當好用,接近 100 代表消費面很暢旺,
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-當人數增加則代表經濟走緩,但過低譬如不到 30 萬人時,
若持續上揚,股市很少不漲的,因為耐久財從接單-生產-銷售,其週期比較長,
採購經理人協會指數—以50 為分界,若長期在50 以上,則經濟成長力道就很
企業有庫存不足的壓力,是必要增加生產貨採購,此數字在20xx 年初暴增到
CRB 指數—總幹事很重視的一個數字,由十九種最重要的原物料價格所組成,
PPI—生產者物價指數,衡量企業的轉嫁能力的一個物價指標,PPI 若攀高的話
核心CPI—CPI 扣除能源與食物後的物價測量標準,也是FED 最重視的物價指
當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…..可增加企業銷售….企業考慮增加工時與僱用…..補足
反之當企業銷售不佳或過於樂觀,則存貨/銷貨比率會上升…..存貨增加….為降
作者仍然用存貨/銷貨比率的指標來觀察,他認為存貨/銷貨比率過低後,企業有
價格與工資的上升,若能伴隨 PPI 的增長,則企業轉嫁給消費者的能力就夠強,
技術面永遠領先基本面..但班友還是必須要知道總體經濟面數據所帶來的含義..